一、桂圓(龍眼)名稱的來歷
相傳江蘇興華(江蘇楊州地區(qū))突現(xiàn)孽龍,其所到之處,堤岸斷裂,田園盡毀,民不安居,談龍色變。一后生名曰“桂圓”,立誓為民除害。乃組織民眾,于孽龍出沒之處,大挖陷阱,以待孽龍陷入。一日孽龍出,桂圓手持鋼釬,奮勇上前,一躍刺入孽龍右眼,龍眼拽出。孽龍巨痛難忍,拼命掙扎,吼聲懾人心魄。桂圓奮不顧身攀踞龍頭,一手執(zhí)龍角,一手舉鋼釬,奮力刺向孽龍左眼,左眼拽出。孽龍垂死掙扎,重創(chuàng)桂圓;桂圓拼命博斗,拽龍不棄。忽聞一聲巨響,桂圓、孽龍一并墜入陷阱,孽龍氣絕。眾人欲救桂圓,然桂圓已氣息奄奄,雙手仍牢牢拽住兩只龍眼。民眾為紀(jì)念桂圓,建墓于搏擊之處,將桂圓并龍眼合葬墓中。塑墓碑,撰碑文,彰其奮不顧身、為民除害之壯舉。每年寒食、清明,掃墓者絡(luò)繹不絕。有民謠頌桂圓之精神,歌云:
壯士頑強(qiáng)意志堅(jiān),亡身舍己志翩翩,
為民除害把身獻(xiàn),功在千秋萬代傳。
數(shù)年,墓側(cè)長樹兩棵,干粗而枝繁,葉茂而實(shí)圓,累累垂垂,滿樹皆金。圓果酷似龍眼,剝而食之,味美甘甜,故時(shí)人以“龍眼”稱之;又因“桂圓”壯士與“龍眼”葬于一處,又稱之“桂圓":有詩歌述其異事,詩云:
除害消災(zāi)百姓歡,壯士捐軀來安然
墳前定長長青樹,桂圓飄香果子甜。
瀘州桂圓(俗稱龍眼)栽培歷史悠久。
早在公元一世紀(jì),后漢楊孚在《南裔異物志》中記載:“龍眼、荔枝往往樹高有五、六丈,常以夏生,其它也可食“。此記載至今已有2000余年。
公元3-4世紀(jì),左思在《蜀都賦》中有“旁挺龍目,側(cè)生荔枝,布綠葉之萋萋,結(jié)彩實(shí)之離離,迎隆冬而不調(diào),常嘩嘩而猗猗”的記載,這些都說明瀘州栽培龍眼的歷史悠久。
二、歷史給桂圓的贊譽(yù)
“龍眼”原產(chǎn)我國南方,栽培歷史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漢代。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(shù)》云:“龍眼一名益智,一名比目。”因成熟于桂樹飄香季節(jié),俗稱“桂圓”。古代列為重要貢品,魏文
帝曾詔群臣:“南方果之珍異者,有龍眼、荔枝,令歲貢焉。”人們統(tǒng)稱鮮果為龍眼,龍眼烘干后為“桂圓”。商戶把二者統(tǒng)稱為“桂圓”。
瀘州長江一帶氣候適宜,雨量充沛,適宜桂圓生長;瀘州又是川南水陸樞紐,歷來商賈云集,“船到江陽風(fēng)光美,海 濤聲伴萬國商”,正是江陽繁華的畫卷。優(yōu)越的自然條件,悠久的人文歷史,促進(jìn)了龍眼在瀘州的栽培和開發(fā)。在宋代,龍眼已普遍種植,北宋蘇頌《圖經(jīng)本草》記載:“龍眼生南海山谷中,今閩、廣、蜀道出荔枝之處皆有之”;明代《瀘州史》記述:“龍眼樹似荔枝,而葉微小皮黃褐色,荔枝才過,龍眼即熟。故南方人曰荔枝奴,瀘州府諸縣皆有,郡中尤盛”。
瀘州龍眼用嫁接技術(shù)繁殖,用果食干制方法貯藏,歷史久遠(yuǎn)。明代鄧氏家族祖先鄧道協(xié)在《桂圓·荔枝譜》中,就有關(guān)于龍眼的嫁接和干制技術(shù)的記載。清初記載用嵌接法換種,沿用至今。歷史記述,瀘州“園有荔枝,龍眼之利,焙烤干之行天下。” |